SICK編碼器的原理特點及輸出信號之間有什麽區別
SICK編碼器也屬於增量式編碼器,主要的區別在於輸出信號是正弦波模擬量信號,而不是數字量信號。它的出現主要是為了滿足電氣域的需要-用作電動機的反饋檢測元件。在與其它係統相比的基礎上,人們需要提高動態特性時可以采用這種編碼器。
為了良的電機控製性能,編碼器的反饋信號必須能夠提供的脈衝,尤其是在轉速很低的時候,采用傳統的增量式編碼器產生的脈衝,從許多方麵來看都有問題,當電機高速旋轉(6000rpm)時,傳輸和處理數字信號是困難的。
在這種情況下,處理給伺服電機的信號所需帶寬(例如編碼器每轉脈衝為10000)將很容易地超過MHz門限;而另一方麵采用模擬信號大大減少了上述麻煩,並有能力模擬編碼器的脈衝。這要感謝正弦和餘弦信號的內插法,它為旋轉角度提供了計算方法。這種方法可以獲得基本正弦的高倍增加,例如可從每轉1024個正弦波編碼器中,獲得每轉超過1000,000個脈衝。接受此信號所需的帶寬隻要稍許大於100KHz即已足夠。內插倍頻需由二次係統完成 [1] 。
SICK編碼器輸出信號
SICK編碼器輸出信號除A、B兩相(A、B兩通道的信號序列相位差為90度)外,每轉一圈還輸出一個零位脈衝Z。
當主軸以順時針方向旋轉時,按下圖輸出脈衝,A通道信號位於B通道之前;當主軸逆時針旋轉時,A通道信號則位於B通道之後。從而由此判斷主軸是正轉還是反轉。
正弦輸出SICK編碼器出的差分信號如下圖所示:
零位信號
編碼器每旋轉一周發一個脈衝,稱之為零位脈衝或標識脈衝,零位脈衝用於決定零位置或標識位置。要準確測量零位脈衝,不論旋轉方向,零位脈衝均被作為兩個通道的高位組合輸出。由於通道之間的相位差的存在,零位脈衝僅為脈衝長度的一半。
預警信號
有的編碼器還有報警信號輸出,可以對電源故障,發光二管故障進行報警,以便用戶及時更換編碼器。
NPN/PNP開路集電輸出(NPN/PNP Open Collector)
NPN開路集電輸出
NPN開路集電輸出
基本的輸出方式,抗幹擾能力差,輸出距離短。在旋轉編碼器中用於增量型編碼器輸出,現已較少使用。
傳輸介質:所有導線,光纖,無線電
要避免與編碼器剛性連接,應采用板彈簧。
安裝時編碼器應輕輕推入被套軸,嚴禁用錘敲擊,以免損壞軸係和碼盤。
長期使用時,請檢查板彈簧相對編碼器是否鬆動;固定倍恩編碼器的螺釘是否鬆動。
實心軸編碼器
編碼器軸與用戶端輸出軸之間采用彈性軟連接,以避免因用戶軸的串動、跳動而造成BEN編碼器軸係和碼盤的損壞。
安裝時請注意允許的軸負載。
應編碼器軸與用戶輸出軸的不同軸度<0.20mm,與軸線的偏角<1.5°。
安裝時嚴禁敲擊和摔打碰撞,以免損壞軸係和碼盤。
不是防漏結構的編碼器不要濺上水、油等,必要時要加上防護罩是相對於增量而言的,顧名思義,所謂就是編碼器的輸出信號在一周或多周運轉的過程中,其每一位置和角度所對應的輸出編碼值都是對應的,如此,便具備掉電記憶之功能也。
編碼器由機械位置決定的每個位置是的,它無需記憶,無需找參考點,而且不用一直計數,什麽時候需要知道位置,什麽時候就去讀取它的位置。這樣,編碼器的抗幹擾特性、數據的性大大提高了